最近媒體談論中國十二五規劃的利多文章滿天飛...相關產業及類股只要沾上邊的都將因而受惠...真的是這樣嗎?
我個人是不這樣看的....中國每一次的五年規劃都是一次結構性的轉型....要作的是產業升級、提升國家競爭力、拉近跟台灣的差距(增加談判籌碼)。如果都是對台灣有利....那中國在談哪一門子的轉型呢?所以我覺得這得看在那些產業中國是需要台灣的....那才是利多(我蠻看好台灣生技產業的...因為我覺得大陸的醫學水準跟台灣還差很多....從S.H.E.的Selina燒傷返台手術就可以看得出來)....那些產業它是要跟台灣競爭的...那當然就是利空了(我個人就不是太看好太陽能產業及低附加價值的電子產業)。
在探討個別產業的利多利空之前....我覺得很重要的是要去了解中國倒底要作什麼樣的改變...換句話說中國轉型的方向是什麼?我個人認為有三個大轉變值得關注;
1、從出口到內需
這代表著在中國….以後花錢比賺錢更重要。以前是要拼命賺外匯.....以後則是要創造內需、鼓勵消費。老百姓要消費當然要有錢才行....所以付人民幣賺美元的出口產業就極可能受到衝擊。相對的賺人民幣付美元的產業就要發了...我相信邱永漢的預測....在未來五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將升到4:1。
2、從沿海到內陸
這是平衡貧富、城鄉差距的重要政策。所以今後的經濟增長將從大陸的一、二級城市走到三、四五、六級城市....所以較早在大陸深耕三級城市以上的上市台商將因而受益。
3、從量到質
中國經濟將不再盲目的增長....過去中國經濟成長要保八....以後可能只要保六保七就可以了....所以肓目投資、大興土木搞建設、造成環淨污染的相關產業可能就不那麼吃香....注重品質、搞精緻創意的服務業就相對重要了。(代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