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直在思考"30檔追蹤個股"的成效...有的漲的很多...例如曜亞、上銀、裕融等....可惜沒買....但我並不後悔...這是個人資金配置的考量...我不認同過度分散投資...當投資人同時持有8檔以上的股票...績效就很難超越大盤。另外,從我買進的幾檔股票來看...中天(4128)算是有一點進場過早了...雖然仍看好它...但保健食品通路一直沒有起色...不考慮再加碼。勝華(2384)進塲點不錯..但出場有一點晚...我對於A點、B點的拿捏的確有檢討的空間...我認為我現在訂的指標還必須加強...改天再作修正。至於其他持股佳醫(4104)、正達(3149)、潤泰全(2915)我則持續看好...不過潤泰全我會在大潤發在香港掛牌上市後...選擇適當時機出場轉進港股的高鑫(06808)。
另一個在思考的問題是追蹤30檔個股的確有點多...我作了決定將30檔砍成15檔...我希望花更多的時間追蹤太陽能和觸控族群...我認為未來幾年的全球股市將因為歐美國家"主權債務危機"而動盪激烈...這兩個族群會是我避險的首選...非主流投資人的"趨勢投資"模式...當系統性風險升高時...避險是有必要的。
至於30檔追蹤名單會剩下哪15檔則仍在評估當中...基本上我會按照下列的原則作選擇;
1、股本應低於20億
我認為股本太高..很難有獲利好幾倍的可能...台積電即使是全世界一流的公司..股票要大漲也很難..像這樣類型的股票較適合區間操作(X與Y之間)...這顯然不是非主流投資人偏好的操作模式。
2、零售、通路股為優先選擇
我認為散戶在這兩大類股是比較有優勢的...我指的是"資訊對等"...舉大潤發為例...它有多少家店、生意好不好...較容易掌握...最近我一直在觀察王品...我發現不管是王品牛排、西堤、陶板屋、原燒、聚...每一個餐飲品牌生意都很好...中國的展店也很積極。我不太喜歡看報紙、或財經台買股票...第二手資訊我沒有興趣。
3、避開電子股
這是法人的重兵所在...不管在資源或資訊上...散戶完全處於劣勢...昨天宸鴻曾殺到跌停...一般散戶哪有可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...我認為散戶應該避開"主戰場"...不要和法人的正規軍正面交戰...在電子產業...打敗法人的可能性是不高的。
警語: 本文僅屬個人觀點...只是提供給大家參考....任何投資都有風險...請小心謹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