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貨膨脹的威脅一直都是中國政府非常頭痛的問題....說真的中國物價水準跟台灣相比並不便宜...我舉一例...這一次我去中國考察...在泉州市的一家麥當勞點了一份豬肉蛋堡早餐套餐(也就是台灣的豬肉滿福堡加蛋套餐.. 一客70元)...花了我$19.5人民幣...相當於新台幣約85元....整整比台灣貴了15元。今年三月份中國CPI(居民消費價格指數)已達5.4%....這是2008年8月份以來的新高(參考下表)....上一次全球金融大海嘯救了中國的通膨危機...這一次中國靠什麼救呢?不少經濟學者、專家預期中國人行將持續用升息或上調存準率...從過去一年的CPI和PPI數據看來...這兩種貨幣政策似乎並不是很有效...鐵礦砂、原油、棉花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是一大主因...這種輸入型通膨問題可能還是得靠讓人民幣升值來舒緩。
人民幣升值是一個政治議題....中國政府一直不願在國際輿論壓力下被迫升值...這有一點歷史民族情結...另外,日本在1985年的廣場協議日幣被迫大幅升值...導致20年後經濟還爬不起來也是前車之鑒....不過我認為中國有可能讓人民幣加速升值;
1、試探性的氣球丟出來了
投資人可以關注最近一些大陸學者、或政府官員的發言看出一些端倪...例如國務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最近在上海表示「未來通脹新動力將是輸入型通脹,“這個時期適當的加快升值...有助于抑制輸入型通脹。"」...另外,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本周亦表示「抑制通貨膨脹是當前穩健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。 “要繼續按照主動性、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,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,增強匯率彈性,減緩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。”」....我認為一旦大陸國內輿論形成"支持人民幣升值"的共識...中國政府就比較敢放手讓人民幣加速升值。
2、"人民幣升值"可以讓"世界工廠"轉型到"世界市場"的速度快一點
大陸不像日本要靠出口支撐經濟成長...13億人口的內需市場規模是相當可觀的...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最近在海南島博鰲論壇致詞時特別強調「未來5年,中國將著力實施擴大內需,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。」...如果每一塊錢人民幣購買力增加了...大家感覺東西變便宜了...內需不就擴大了嗎?
我看好"賺人民幣升值"的大陸內需概念股...不過在台灣純"賺人民幣"的上市櫃公司似乎不多(大陸的營收占總營收超過五成的公司)...建議投資人還是得慎選投資標的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gdcct.gov.cn/market/macronews/201104/t20110415_473015.html
紅色: PPI年增率
藍色: CPI年增率
警語: 本文僅屬個人觀點...只是提供給大家參考....任何投資都有風險...請小心謹慎。